變壓器滲漏油的原因很多,表現出來的現象也各有不同。
順藤摸瓜法—適用于比較明顯的漏油。
查看設備時,首先觀察變壓器安裝位置的地面基礎上有無明顯的新油跡,如果有,要順著油跡的上方查看,并并應注意排除一些中間漏油的假象點,順藤摸瓜,一般可以找到真正的滲漏原點,如套管CT接線柱、套管帽、焊接沙眼、管根等處。
觀察分析法—對介于滲與漏之間的滲漏點查找。
這種滲漏點一般不向下滴油或很長時間才向下滴一滴。因此地面上無新油跡,但滲漏點附近一般有一片油污,且有較明顯的油跡或油泥,高壓往復泵并在滲漏點處較為集中。因此只要把油跡或油泥處擦凈,用截斷鋸條或其他工具將滲漏點外面的油漆、焊藥皮除掉,一般能較快的查出滲漏點。
尋根朔源法—對滲油點的查找。
滲油一般比較緩慢,多為焊接的細小砂眼、裂紋、管縫開裂等,滲點的周圍一般有一小片浮土和浮土密集區。對此類滲點一般可用截斷鋸或其他工具對浮土密集區進行挖根找點,除掉其油漆、焊藥皮,如果發現焊接接口凹處,尤其是平直焊縫交接處的凹坑,一般可認為此處即為滲點,再配合顯像劑,很快就能找到滲油位置。
化學顯像法—對于沒有浮土密集區的滲點。
對浮土區下常易發生滲油的部位進行清理挖點,并將該點用丙酮擦拭,干燥后噴上顯像劑(顯像劑為液體,噴出時呈霧狀,可粘附與滲點的各種復雜表面,經風一吹即可將其附著的表面包括凹坑變為白色),經過一段時間,滲油處的白色將變暗發黑,滲點即刻顯現。顯像劑法不受環境、滲點位置的影響,附著時間長且容易清除,是尋找滲漏點的較佳途徑。
根據滲漏部位不同,一般應實行以焊為主、焊堵結合等多種處理措施。
1、焊接
對因焊接或鋼材本身缺陷造成的滲漏油,可使用補焊的方法進行處理。帶油焊接應在漏油不顯著的情況下進行,且施焊部位必須在油面以下。否則應采用抽真空排油法形成負壓后焊接,負壓的真空度不宜過高。以內外壓力相等為宜以避免吸入鐵水。帶油補焊一般禁止使用氣焊,焊接選用較細的焊條為宜,補焊時應將施焊部位的油跡清除干凈,施焊過程中要注意防止穿透和著火。當焊接時間較長時,應采用斷續、快速點焊。燃弧時間應控制在10s-20s之內。不允許長時間連續焊接。以防止焊穿。補焊滲漏油較嚴重的孔隙時,可先用鐵線等堵塞或鉚后再施焊。在靠近密封橡膠墊圈或其它易損部件附近施焊時,應采取冷卻和保護措施。
2、粘堵
有些滲漏部位不宜或不能用電焊補焊。這就需要使用快速堵漏膠等進行封堵。堵漏膠可以在帶油、帶壓情況下處理設備滲漏故障,使用簡便、適應性強,可以節省大量人力、物力。在使用堵漏膠堵漏時,應注意以下幾點:
1) 要掌握堵漏劑的性能、配合比例和操作要領;
2) 要根據設備的滲漏情況及處理滲漏時的溫度,適當調整配合比例或加添快速固化劑;
3) 對需要粘堵的滲漏部位應清擦打磨干凈,不能有油泥、漆皮等;
4) 對漏油點不能堵上了事,而應用粘有丙酮的脫脂紗布將膠堆起,把漏點蓋住,直至膠變硬固化,沒有油滲出為止。
3、更換
變壓器密封件材質的好壞對滲漏油的影響很大,不耐油膠墊用不了幾年就會發胖、變軟,失去密封作用而漏油。對這種材質不佳的膠墊要找機會更換為合格的密封膠墊。除膠墊材質外,密封墊的尺寸大小、厚薄對滲漏亦有較大影響。現在用的橡膠墊壓縮率一般為35%--40%,從外觀上檢查,原為直角的膠墊變為圓弧形才能真正起到密封作用。對尺寸不合格的膠繩、膠墊、“O”型圈均應進行更換,當沒有合適規格時,應重新設計加工,保證它們起到密封作用。
嚴把材料關
1) 在對變壓器的密封墊進行更換時,應選用正規廠家的產品,彈性、硬度、吸油率、抗老化性能等應符合質量標準;
2) 嚴禁使用厚薄不均,表面有氣泡、起層、有雜質的密封墊;
3) 更換用的螺栓絲扣應均勻、光滑、無毛刺;
4) 備齊各種規格的密封墊配件。
嚴把安裝工藝關
變壓器在維修、更換零部件以及拆裝螺栓法蘭時要注意以下事項:
5) 選擇合適、合格的密封墊,擰緊時保證壓縮在35%-40%; 6) 安裝前要用白布將密封墊及上下接觸面擦拭干凈;
7) 安裝完畢充油前,要對所有的螺栓檢查、緊固;
8) 所有螺栓要緊固,表面粗糙、密封不良的要在螺栓上涂一層膠粘劑;
9) 大型檢修時密封墊應當全部更換;
10) 法蘭聯接時,要清除異物,擦拭干凈。舊法蘭面不平,應打磨或用速效堵漏膠填平;更換密封墊,涂密封膠;壓緊螺栓要均勻對稱擰緊,上下螺栓固定時應均勻用力,密封墊不得偏斜或竄位。
及時發現問題并處理
經常巡檢變壓器各部位,加強變壓器運行管理,嚴格按規章操作,發現焊縫、鑄件、閥門等處滲漏油要及時處理;發現變壓器嚴重漏油,使油面迅速下降時,應立即采取止漏措施,情況嚴重時應立即匯報調度停止該變壓器運行;運行中密切注視分接開關儲油柜油位,當油位異常升高或降低時,則應檢查切換開關油室是否滲漏油;對變壓器定期取油樣,若發現主變的色譜分析氫、乙炔和總氫含量異常超標,也應檢查切換開關油室是否滲漏油,以便及時處理,隨時把事故消除在萌芽狀態。